吉林法院以执行工作机制创新推进执行难题破解

13.03.2019  20:21
  中国法院网讯  “三年来,吉林法院首次执行案件收案24.5万件,结案22.4万件,结案率91.55%,执行到位金额834亿。网络冻结存款97.16亿元、网络扣划5.66亿元、冻结证券163.81万股。” 3月12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家新做客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和中国法院网联合推出的2019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大法官访谈》时表示。

  徐家新说,在推进破解执行难工作中,吉林法院深刻认识到执行工作机制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为此,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带领全省法院在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有效破解了一批执行工作难题。

  一是建立执行案件分类管理机制。在传统执行案件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执行案件立案之后,执行法官基本上平均分配精力办理案件,导致一些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不能及时执结。为实现执行案件的精细化管理,吉林法院借鉴“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将执行案件划分成执行正常、执行关注、执行可疑、执行疑难和执行不能五类,并建立了执行风险预评估和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了对执行案件的繁简分流。

  二是建立关联案件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在执行实践中,存在着大量关联案件,按照传统执行方式,同一个被执行人,不同法院都要进行大量财产查询工作,浪费了大量执行资源。为此,吉林法院建立了关联执行案件前置查询、分类办理工作机制,对于在同一法院的关联案件,由该院进行协调办理;对于在不同法院的关联案件,通过指定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来解决关联执行案件的管辖问题。这样,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提升了执行质效。

  三是建立财产线索集中管理平台。吉林全省法院统一开通了“96100”财产线索受理电话,实现了对被执行财产线索的自动值机、统一受理、即时交办、限期核查、全程留痕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财产线索的核查效率,有效杜绝了应查不查、暗箱操作等问题。探索建立执行悬赏保险机制,申请执行人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悬赏保险”,由保险公司支付保险期限内的悬赏金。同时,探索财产保全担保保险制度,引入保险公司开展担保业务,有效提高了财产保全适用比例和执行标的到位率,也为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提供了实践经验。

  四是健全完善网络拍卖新机制。为提升司法拍卖房产处置效率,解决拍卖房产需要一次性全额付款而产生的交易瓶颈问题,吉林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拍易融”网拍房产个人贷款融资服务机制,以满足个人购买司法拍卖房产的融资需求,提高拍卖成交率。探索与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由第三方零费用承接司法网拍事务性工作的新机制,有效解决了执行法官在拍品展示、看样解答、拍品成交服务方面不专业等问题。

  五是建立执行微信办案平台。为畅通当事人与办案法官信息沟通渠道,推动案件执行的公开、公平、公正,吉林法院建立了执行微信办案平台,实现了在线求助、诉讼咨询、案件查询、投诉举报、资料传送、信息推送等功能,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