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成为我市新增就业“蓄水池”

27.10.2018  07:12

产业结构调整倒逼人才结构优化

服务业成为我市新增就业“蓄水池

本报记者 温斯琪

  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实施,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主营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70%以上。服务业发展增势迅猛,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今年截至9月末,全市共开发就业岗位12万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余万人,其中服务业在新增就业中的占比超过60%。

  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增速连续高于一产、二产,实现了总量、占比、效益“三个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就业结构的调整和拉动能力也明显增强。

  “不同的经济结构对就业的带动能力、拉动能力是不同的,特别是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平均要高出第二产业20%。”市就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我市第三季度岗位需求比重按三次产业划分,分别占总需求的7.12%、24.43%和68.45%,其中一、二产业环比分别降低0.05%、2.27%,第三产业增加2.32%,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市场供求分析显示,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面向公众生活的服务行业用工需求较大,在供需缺口最大的10个职业中,服务业占6个,其中商业和服务业的求人倍率最高,达到0.80。

  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崛起,同样带动了整体就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八大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力,一批体量大、业态新、带动性强的现代服务业项目顺利落位,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24个,占全省总数的57%,入区企业近5000户,解决就业近10万人。随着“数字长春”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华为、浪潮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带动下,“互联网+”跨界融合引领形成的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等数字化“双创”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双创”基地总数达到221个,对现代服务业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升。据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统计,截至9月底,产业园入驻企业共为858家企业提供派遣服务6.01万人次,“在我们提供派遣服务的6000多人中,入职互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占比超过80%。”产业园入驻企业、龙天华尔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随着我市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铺开和“证照分离”改革顺利实施,各类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上半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3.62万户,同比增长15.1%。“其中仅新增服务业企业对岗位开发的贡献率就达到40%。”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