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逐“路”前行——“四好农村路”助推双辽县域经济发展

02.11.2018  09:43

  “村村通”连接千家万户、“户户通”深入田间地头、旅游路延伸千山万水、产业路带动致富增收……改革开放40年来,双辽市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成历史,“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变为现实。

  从无路可走,到黄泥路、土路、砂石路,再到一条条宽阔的水泥、沥青路,今年71岁的宋今声大爷就是双辽公路发展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前,宋大爷赶马车到郑家屯拉豆饼,一去要走100多里路。一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尘土飞扬、颠簸不断,傍晚才折腾到地方。“这路上都算顺利的,没有太大车辙。要是冬天,路上车辙冻得梆硬,装上货以后就更难走了。”宋大爷感叹道。

  第二天,突降大雨,宋大爷向附近生产队借来苫布,将豆饼装车急忙返程。经过大土山小清河时,河水猛涨、急流翻滚。用鞭子探水,足有一米多深,装满豆饼的马车根本无法过河。“我们只好把豆饼一块块搬下车,把空车赶过河,将马拴在树上,再回到对岸,趟着齐腰的河水,把豆饼一块块搬过去放回车上。”宋大爷回忆过去描述道。

  回乡路上,都以相同方法渡过4条河沟。折腾一路,半夜到家,人已累得散了架子。

  改革开放后,从郑家屯到双山和王奔乡铺设了石头路基、渣油路面的砂石路。随着社会发展,拉豆饼的马车也换成了拖拉机,一路颠簸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车辙也少了。

  现在,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双辽市公路已经形成“两纵四横”格局。3条高速、4条国道,通过双辽境内,全市22个乡镇全部贯通,村级道路全部硬化,过去大坑小坑的“搓板路”逐步改善成平坦宽敞的“四好农村路”。“我们也不用亲自来回跑货了。现在,有时委托给专门的物流公司,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增加了数量、效益,最主要的是节省了时间。”谈到变化,宋大爷高兴地说。

  进得来、行得通、走得畅,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连通了县、乡(镇)、村,极大地缩短了城乡通行时间,这离不开幕后辛勤付出的公路建设者。

  40年来一直坚挺在一线工作,双辽公路亲历者辽河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维岐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前,施工条件特别艰苦,义务工用手和橇装石料,马车运输。道路基石基层镶嵌结构,挑块石,大的朝底,尖朝上,缝上补石料,铺层砂,全手工制作。现在,这种结构已淘汰,选用半刚性基层,油性路面。

  从前,修路都用人和马车,双辽到双山镇39公里,两年都没完成。现在,选用专业机械,半年多就能够交工,并且质量更好。县级路也由以前单车道3.5米宽,扩宽到现在双车道7米宽左右。

  公路通,百业兴。双辽市“四好农村路”不仅打通了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还精心打造了一批农村公路示范村,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

  “自从2015年村里修了路,我卖花生降低了成本,收益还增加两倍。以前坑洼的车都进不来,没人愿意进村收粮,都得自己送,价格低点也卖。现在路都通到家门口、田间地头上,到了收获季,村前后都是来收粮的车,拿着喇叭竞争叫价。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宝山村村民董阳兴奋地告诉记者。

  路通了,产业强了,村民富了。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幸福感与日俱增。

  “现在多方便呀,村门口就有车站,能坐大客,20分钟就到市里,这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65岁大姐李玉珍边扭秧歌边对记者说,现在村容村貌这么好,我每天没事儿就在村广场唱唱歌、扭扭秧歌,地都包给合作社,坐在炕上净数钱。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双辽市公路经历沧桑巨变。截止到今年,全市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168.1公里增加到2027.134公里;全市硬化路里程由90公里增加到1979.864公里,其中农村硬化路里程1623.354公里。桥涵由24座增加到169座。全市运营线路达88条,营运客车148辆,通村率达100%。农村公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毛细血管”健全、“干支血管”通畅,区域路网日趋完善。

  记者手记:

  一条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一条路能够带动一项产业,一条路也能致富一方百姓。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领导推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只有交通便利,社会资源才能与农村资源交换,才能助推农村脱贫攻坚。

  双辽市坚持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脉”,形成了以国省干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连接、村屯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不仅如此,伴随农村公路发展,养护、管理、运营建设也同步进行。

  要想富,先修路。相信伴随双辽市“四好农村路”的发展,农村将更强、农民将更富、乡村将更美,建设出一条百姓脱贫的“黄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