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感恩之心 激发奋进力量 矢志不渝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坚定前行——“中国这十年·吉林”主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02.08.2022  07:10


8月1日,省委在长春举行“中国这十年·吉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委书记景俊海围绕“高举伟大旗帜,牢记殷殷嘱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邹乃硕 摄


8月1日,省委在长春举行“中国这十年·吉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回答有关提问。 邹乃硕 摄
8月1日,省委在长春举行“中国这十年·吉林”主题新闻发布会。邹乃硕 摄   8月1日,省委在长春举行“中国这十年·吉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委书记景俊海围绕“高举伟大旗帜,牢记殷殷嘱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回答有关提问。   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阿东主持发布会。发布会网络直播访问量达222万人次。    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科学指引切实转化为吉林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记者:景俊海书记刚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吉林念兹在兹,先后3次视察吉林,多次对吉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那么请问,我们是如何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阔步前行,推动振兴发展的?   景俊海: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在心、忠实践行。比如:我们牢记总书记赋予吉林的“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责任使命,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着力维护“五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牢记总书记“走出一条振兴发展新路”的明确要求,立足吉林实际,探索具体战略路径和举措。这条新路,就是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以“五个合作”拓展空间,以“六个回归”集聚势能,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牢记总书记“振兴红旗汽车民族工业”的殷切期待,把总书记2020年视察一汽的7月23日,设立为“汽车产业创新日”,举全省之力支持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长春市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红旗品牌四年销量增长63倍,“红旗”百万辆民族品牌汽车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赢得了总书记“风景这边独好”的赞誉。   我们牢记总书记“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守护好查干湖“金字招牌”等重要指示,把总书记2018年视察查干湖的9月26日,设立为“吉林生态日”。我们狠抓秸秆全域禁烧、“两河一湖”治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公园,冰雪旅游领跑地位持续巩固。省委专门召开全会,作出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策部署,目前已经全面铺开、全面建设。   我们牢记总书记“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重要指示,把总书记2020年视察梨树的7月22日,设立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我们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率先启动建设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保护性耕作面积居全国之首、5年增长4.8倍,农机化率达到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牢记总书记视察吉林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去年和今年,总书记第3次视察吉林一周年、两周年之际,重走总书记视察吉林路,分别举办了10项和13项重大活动,在全省上下营造“永葆感恩之心、激发奋进力量,矢志不渝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坚定前行”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科学指引切实转化为吉林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召开省委全会,出台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制定了“总施工图”“分施工图”和“分工方案”,以“五化”闭环工作法狠抓落实。总书记在其他重大场合作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同样及时跟进,坚持第一时间、第一议题学习贯彻,推动各项部署走深走实。下一步,我们将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持续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建设,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对吉林的关怀和厚爱。谢谢!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多装吉林粮   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农业寄予厚望,要求吉林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请问,吉林省这方面有什么进展?   韩俊:谢谢你的提问。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重托,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产粮大县为依托,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等关键环节,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多装吉林粮。十年来粮食产量连续跨上700亿斤、800亿斤台阶,去年达到807.84亿斤,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省第1位,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在良田方面,率先谋划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30万亩。在良种方面,支持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在良机方面,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推动粮食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在良法方面,主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覆盖。全国排名前10位产粮大县吉林省有7个(榆树、农安、公主岭、梨树、扶余、前郭、长岭),榆树始终排在全国第一,一个县的粮食总产量能够达到近70亿斤。全省粮食商品率达到91.1%,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净调出省份,全国粮食能够净调出的省份只有5个。为了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谋划提出了“千亿斤粮食”工程,具体实施良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种业振兴等“八大工程”,力争到2030年粮食产量突破1000亿斤。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对工程规划进行论证,一旦批准后我们会全力抓好实施。   我们坚持把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7月22日设立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打响“黑土地保卫战”。大面积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扩大到3283万亩,居全国第1位;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和建设项目230万亩。我们与中科院启动战略合作,率先启动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逐步解决黑土层变薄、肥力变瘦、土壤变硬等问题。持续举办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研究探索新路径新办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入中科院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序列,基本完成筹建工作,最近将正式挂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力争到2025年,典型黑土地保护面积达到3000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达到4000万亩。   我们认真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我们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全省上下形成了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广泛共识,创新运用专项债券、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等政策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开展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全力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全省肉牛养殖户发展到31.9万户,千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55个,全省万头牛场去年只有2个,今年建成和在建万头牛场发展到15个,形成了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围。去年全省肉牛饲养量580.7万头,同比增长10.8%,创历史最好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吉林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吉林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谢谢!    新发展理念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越走越宽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前不久胜利闭幕的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吉林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请问,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十年来是如何突破瓶颈制约的,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景俊海: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我已经介绍了一些数据,下面我再展开讲一讲。   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十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新发展理念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越走越宽广。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过去五年,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万亿、1.2万亿、1.3万亿三个台阶。特别是去年,我省经济增速达6.6%,位居全国第23位、东北三省之首,展现吉林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我们以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农业、新旅游、新电商“六新产业”发展和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建设为主攻方向,不断扩充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这几年,我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频次之密、层次之高前所未有,全省上下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热潮持续高涨,一大批千亿级、百亿级的顶天立地重大项目落户吉林、并且陆续开工建设,不断为吉林振兴发展培育新动能。   四是创新驱动亮点纷呈。我们全面整合省内“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推动产学研用孵金介深度融合,在东北地区率先、全国第11个获批建设创新型省份,长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揭牌成立。全省科研物质条件指数从全国第28位跃升至第8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从第19位上升至第12位。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上升9位,上升幅度全国第一,居东北之首。制定人才政策升级版,启动高端人才收入倍增计划和各类人才收入增长计划,最近两年高级职称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高端人才去年开始进大于出,净流入1万名。实施“吉人回乡”工程,连续举办“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奋斗有我、就在吉林”等系列活动,去年高校留省毕业生达10.34万人,同比增长3.36万人,创历史最好水平。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颁布实施《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党政同责、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机制,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诚意、最贴心的服务打造最优的环境,吉林已经成为投资的沃土、兴业的福地。刚才,在前面发布中已经讲了很多数据,比如,市场主体迅速增加,大型央企纷纷布局,民营企业争相涌入,这反映出大家对吉林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谢谢!    努力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打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吉林是人文科教大省,要把人文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去年又获批建设创新型省份,请问下一步如何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篇大文章?   韩俊:谢谢你的提问。吉林具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人才优势,拥有64所高等院校、107家科研机构,每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第6位。   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破解振兴发展难题的“牛鼻子”,特别是吉林获批成为全国第11个、东北地区首个创新型省份后,我们把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旗帜性抓手,推动“八个统筹”180项任务落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国家双链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未来产业孵化试验区,努力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打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我们加快建设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力量布局,已建成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春国家农高区成功获批。   我们用创新成果赋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开展产业集成创新试点,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汽车产业,聚焦“四化”趋势,不遗余力支持一汽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汽车民族品牌。   我们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开工,这是奥迪在华首个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围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推动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投产后将再造1.5个吉化。吉林拥有碳纤维原丝年产能6万吨,碳丝年产能2.5万吨,均居全国首位。加快建设吉林化纤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等项目,打造“中国碳谷”。新能源产业,我们依托风光水资源优势,全面建设“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等重大工程,努力抢占氢能全产业链新赛道,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医药健康产业,做大做强优质中药、生物药、化学药等9个板块,加快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创新药物开发,建设新冠肺炎疫苗P3生产车间和P3实验室,继续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贡献,推动吉林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跨越。   我们持续优化人才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行“柔性引才”激励计划,实施“吉人回乡”等工程,压茬推出人才政策1.0、2.0版,即将出台3.0版,高层次人才已经由净流出转向净流入。   我们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9户,长光卫星成为东北三省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我们出台“双创”系列政策,长春“摆渡创新工场”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   创新是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汇集创新要素,推动整体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加快把吉林人文科教大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谢谢!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林草丰茂成为吉林鲜明的生态标识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吉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老百姓满意度大幅提升,去年吉林生态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请问,吉林省是如何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取得哪些成果,下步有何打算?   景俊海: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一直都非常重视,这些年也做了大量工作,采取硬举措来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去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比五年前提高12个百分点。111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76.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保持良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林草丰茂成为吉林鲜明的生态标识。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结果。   这些年,我们积极回应群众的生态关切,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比如,向秸秆露天焚烧这一“老大难”问题开刀,三年迈出三大步,从划定禁烧区和限烧区,到推进秸秆全量化处理,再到去年实现秸秆全域禁烧。再比如,水污染治理是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我们集中开展重点流域治污行动,东辽河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四类,饮马河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五类,特别是总书记视察过的查干湖,再现“沙鸥翔集”“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与此同时,森林、草原、湿地、黑土地得到有效保护。   党中央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以后,我们在减排降碳的同时,把发展清洁能源作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最佳路径。在风、光资源丰富,土地优势明显的吉林西部,我们投资3000亿元建设“陆上风光三峡”,打造省内消纳、电力外送、氢储能三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超过三峡电站装机规模;在水资源丰富的吉林东部,将累计投资2000亿元建设“山水蓄能三峡”,到2035年我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500万千瓦。其中,中车集团投资450亿元在松原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100天,从开工到第一批产品下线也用了100多天,这个项目将逐步形成集风电整机、叶片、发电机、储能设备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未来,吉林将构建起强大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绿色转型,有效保护良好生态环境。   这些年,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贯通全省的“两纵四横”大水网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首个重大调水工程项目,创造了新中国重大水利设施办理最快纪录,投资1000亿元,在东中西三大板块间调水蓄水,实现全域水系河湖互济、纵横交错、丰枯调蓄、全面统筹。万里绿水长廊工程,将建设1.35万公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水长廊。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和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将通过建设森林带、防沙带和水系生态廊道,形成林网成格、草地连片、湿地相嵌、河湖连通的绿色屏障。谢谢!    全力推动吉林营商环境加快迈入并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提出,要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请问,吉林省在这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韩俊:谢谢你的提问。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必须从解放思想抓起、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从优化营商环境破局。   这些年,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颁布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连续八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省性大会作出部署,重点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我们建立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实行企业开办“网上办、一天办、免费办”,提升企业从设立到经营的便利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集中整治了一批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各地城市信用监测指数整体实现大幅度跃升,保持在全国前列,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营商环境改善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多生成快成长,我们坚持想企业之所想,办企业之所需,把市场主体感受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真正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政企一家亲”的温暖。去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50.6%,增速居全国第3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24户,居全国第8位。   营商环境改善有力促进了项目多落地快投产。开展央企助力吉林振兴发展、吉商大会、东北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投产。连续4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左右。打造省市县三级项目中心,组织多部门联合办公,全过程全链条服务项目建设。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投资增速居全国第4位,吉林振兴新动能正在加速培育。营商环境改善有力推动了企业早脱困快发展。开展“服务企业月”“企业家日”“民营企业评议政府工作”等活动,让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服务企业大调研,制定省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50项,中省直单位细化清单事项702项,各地区细化清单事项350项,点对点送服务上门,个案化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难题。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全面推行“四不两直”暗访督查,长春智慧法务区正式揭牌启动,府院联动机制有力维护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累计办理留言11985件,高效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卡点堵点痛点。   营商环境过了关,投资必过山海关。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吉林营商环境加快迈入并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谢谢!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作出了“民生是‘指南针’”的重要论断。那么这些年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吉林省晒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未来还有哪些考虑?   景俊海: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十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努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十年来,全省每年坚持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方面面,各级财政增加的收入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数以百万计的居民迁入新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位列中西部第一。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跨越到全民覆盖,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涨,人均预期寿命居全国第10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7.5%的历史新高。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们民生账单的成色。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的民生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让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教育更加公平更为优质,医疗服务更为发达更有保障,养老服务更为完善更有温度,困难群体得到更好救助更优呵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把好事办好办实办下去,“关注柴米油盐、情系万家灯火”,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谢谢!    争分夺秒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全力争取实现“止跌、回升、增长”年度目标   中国日报记者:今年3、4月份,吉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了解到,吉林全力推动经济复苏,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韩俊:谢谢你的提问。今年3月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吉林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全省疫情初步稳住后,按照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力做好推动复工复产工作,采取超常规力度举措,穷尽各种工具办法,争分夺秒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全力争取实现“止跌、回升、增长”年度目标。   我们全力克服疫情影响高质量抓好农业生产。在疫情胶着和备春耕任务紧迫的关键阶段,大量农民被困在城市,特别是长吉两市。我们制定滞留城市农民返乡备春耕政策,用20天时间完成30.1万返乡农民集中转运,同步建立跨省农资运输应急机制和省市县三级农资运输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到“农时一天不耽误、农户一户不落下、农田一亩不撂荒”。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110.6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528.6万亩,为全年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全力推动工业企业率先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我们出台了支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一揽子政策,提级调度、事不过夜,第一时间解决工人返岗、物流保畅等堵点问题,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一企一策”专班服务重点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我们及时启动工业领域“奋战一百天、打赢三季度”行动,6月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居全国第13位,比5月份位次提升15位,全省工业率先实现止跌回升、强势反弹。我们全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服务业复苏。及时出台政策,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创新消费券投放方式,举办汽博会、家电节等促销活动,落实农民工进城、人才和大学生购房补贴等政策,推动消费快速复苏,上半年全省限上社零额增速环比回升5.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6月当月汽车销售增长10.5%,环比回升22.8个百分点。5、6月份接待游客环比增速208.2%和113.3%,全省文旅市场进一步活跃。我们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制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若干措施,协调解决项目用工、用料、用能等问题,全力抢回建设进度。5月底前,受疫情影响停工项目已经实现全部复工。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转正。上半年全省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1%,比1—5月份提高5.1个百分点,投资正在加快反弹,对经济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显现。谢谢!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以高度政治自觉坚决抓好吉林党的建设   吉林日报记者:吉林大学廉政研究院今年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94%的群众认为吉林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比例比去年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吉林省党的建设在不断进步。请问,围绕加强党的建设,这几年省委重点抓了哪些工作?   景俊海: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吉林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高度政治自觉,坚决抓好吉林党的建设。具体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抓政治。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狠抓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决肃清孙政才、苏荣和王珉流毒影响,站在政治高度严肃处理《平安经》事件、“明学”等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的政治生态显著净化。去年,省委全会专门作出《决定》,对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今后,我们将把政治建设这一党的根本性建设牢牢抓在手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加强政治监督,确保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二就是严作风。我们坚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查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去年在全省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整治“庸、散、怕、浮、奢”问题,大力倡导“严新细实”优良作风,全省党员干部面貌为之一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党员干部作风大改进,推动吉林振兴实现大突破。   第三就是强基层。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乡镇、村屯、街道、社区、企业、机关、医院、学校等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向险出征,大家在大疫大考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也包括我们新闻记者。在抗疫斗争中,我们以社区为作战阵地、以小区为作战单元,把全部力量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一线配置,为夺取疫情防控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我们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沿着总书记足迹,集体来到长春市长山花园社区和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在为民服务大厅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召开的第一个会是“基层建设年”推进会,就是要树立大抓基层、服务基层、为基层减负的鲜明导向,研究制定一系列举措,包括组建社区、农村工作服务中心,选派万名基层治理专干到社区、村工作,开展“双报到”活动,对基层干部实施“大培训”等等。我们将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全面建强基层、夯实基础,做到上下联动、一抓到底,更好地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吉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谢谢! ( 责任编辑: )
景俊海:着力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防疫成果
2月20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省卫健系统有关单位调研,民族宗教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如一 新征程上满怀信心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如一北国之春
致全省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农民工朋友们:   瑞虎辞旧驱恶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