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四川省成都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实践与思考

20.03.2017  12:11

      农业农村电商发展,正处在一个国家重视、地方发力、企业踊跃的重大机遇期。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将农业农村电商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成都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的重点举措

      (一)实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示范试点工程。目前,已建成了蒲江、简阳2个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金堂1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新都、邛崃、崇州3个市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14个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镇、31个互联网小镇、60个市级农村电子商务试点村。

      (二)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成都出台《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比如,在国有企业市农发投公司下成立“天府源”品牌营销策划公司,专门负责成都农产品公共品牌的打造。又如,蒲江县成功将猕猴桃打造成为蒲江最耀眼的一张名片。

      (三)实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设施体系完善工程。成都市政府将农产品田间分选、清洗、仓储设施等“最初一公里”建设和农业农村电商的物流体系建设列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电商企业争取更多合理的道路通行权。依托“基地+配送+智能终端+网络”,将社区配送终端建设纳入新型社区规划并给予补贴。制订“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终端配送规范”,已成为了正式的地方标准。2016年,市政府在“农产品进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升级版“农产品进地铁”,加大农产品的展示推广,并通过O2O模式提升线上销售。

      (四)实施农业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工程。成都组建了农村电子商务专家团队、讲师团,举办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专题培训班,2016年已培养1.5万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五)实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工程。成都积极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合作发展平台,全面加强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的合作。同时,实施本土电商平台提升计划,积极培育壮大市、县级农业农村电商平台企业,成都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积极吸引农业农村电商平台进园区创新创业。

      二、成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示范建设成效显著。蒲江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受到了商务部的充分肯定,被评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简阳市大力推进“一中心二基地二平台”农村电商发展战略,有效拓宽了本土农产品销售渠道。金堂县创新性地推动以“金乡运”农村共同配送体系、“寻农集”电商精准扶贫等为重点的县域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优化了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生态环境,县域电商得到蓬勃发展。

      (二)电商难题不断解决。以成都内贸流通体制发展改革综合试点为契机,构建“三统一”城乡物流共同配送机制,加大交通物流、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和推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和城市共同配送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目前已落实首批100个社区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示范点的建设,今后将以此为基础和抓手,快速推动全市3000个社区配送终端点的建设,有效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三)电商品牌影响大幅提升。中药材天地网线上平台和线下基地建设同步加快进行,已成为全国中药材电子交易的最领先电商平台。源本生鲜农产品撮合平台,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食品安全”的生态圈,已在全国十余个城市落地运行,农产品交易额日均1600万元。买趣网专注绿色、有机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2016年“双11”买趣网当天交易量排名全省同类农产品电商销量第一。

      (四)服务模式加快创新。立足成都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特点,成功打造了多功能叠加的成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发展形成了“互联网+社区电子菜箱”、“互联网+供销社(邮储、超市)+服务站”、“互联网+基地+服务站”等七大电商模式。

      (五)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工业品下乡效果明显。创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村电商联动一二三次产业、服务两大群体(城市、农村消费者)的作用,畅通了农村现代双向流通渠道,实现了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节节攀升。2016年1-11月,成都农产品网上零售交易额达53亿元,占全市零售销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农资产品网络销售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三、成都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的下步思考

      (一)依托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品牌建设。做强成都优势特色农产品网上展示平台,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电子商务品牌营销,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上网,加快打造统一标识的“天府源”成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构建“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让“成都造”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走进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2-3户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品牌。

      (二)加快城乡社区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持续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城市社区开展合作,将终端提货设施纳入新建小区和老社区改造的建设内容,试点开展“基地+城市社区”的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探索创新满足城市日常消费需求的“互联网+社区电子菜箱”、“批发市场+宅配”等电商模式。

      (三)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发展农业农村电商提供支撑条件。大力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产品质量国家、行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制修订进程,引导电商企业联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农产品标准化规模生产基地。鼓励电商企业制定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农产品产品质量、分等分级、外观包装、物流配送、业务规范等标准,支持快递企业制定适应农产品寄递需求的定制化包装、专业化服务等标准。

      (四)加大培训支持力度,继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围绕蔬菜、水果、茶叶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持续推动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商培训,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协同开展优质农产品销售,促进产销对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营销方式的变革。依托实体网点开展线下体验与网上交易相结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

      (五)构建全程化保障,营造更好的农业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加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宣传与普及推广,强化电商参与者的诚信意识,加快构建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良好市场氛围。探索建立创新研究体系,建成大数据公共平台和“政府云”,支持重点产业/产品的数据资源共享,提升政府推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