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革命:要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持续

07.12.2017  00:36

  厕所革命的目的是为农民增加福祉,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优化对改厕农户的补贴,引导他们选择更为现代化的卫生厕所技术设施。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据媒体报道,这是3年来总书记第2次对“厕所革命”作出指示。究竟为什么,一个看似“芝麻绿豆”的事儿,却引起了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并将其放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内大力推进。

  原因在于,厕所问题绝非小事,它关乎农村生产生活发展,关乎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厕所革命,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一段历程,早期的工作重心在农村。新中国成立之初,如火如荼的爱国卫生运动就将厕所改建作为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厕所革命”席卷广大农村。发展至今,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提高至74.1%,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成就的背后也表露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近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很多地区,厕所问题依然是一大短板。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多数农村厕所的卫生设施和农民的卫生观念明显滞后于城镇,不利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另一方面,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在一些发展滞后的村庄,依然可以见到一排土墙、臭气熏天、蝇虫乱舞的传统旱厕;再者,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有的已经改建的卫生厕所,因技术滞后、重建轻管、维护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没有能够实现良好的运转。

  从农村群众角度看,上厕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脏乱差的如厕环境,降低了生活的舒适感,容易滋生和传播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进而,他们的生活品质、发展获得感也会大打折扣。

  从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看,厕所革命能够美化农村自然环境,培育、传递讲卫生的文明新风,是开展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并从“软环境”上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顺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对政府管理者而言,千万不能将厕所问题当成一件小事。其一,百姓之事无小事,细微之处做足绣花功夫,本就是服务型政府在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时应秉持的态度;其二,群众对政府的直观评价,往往源自于生活细节中的直观感受,就像一滴水折射一颗太阳,政府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小事”上的缺位,可能会放大群众的不满情绪,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在厕所革命的发展历程中,政府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行百里者半九十。要实现农村厕所革命向改厕深水区攻坚、由数量向质量拓展,政府还得舞好“三板斧”。

  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厕所革命的目的是为农民增加福祉,农村厕所改建涉及的农户家庭水厕设施、村民共享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投入,是一笔必需而又不小的数目。有的地方政府承担了全部成本,有的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成本。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优化对改厕农户的补贴,引导他们选择更为现代化的卫生厕所技术设施。

  其次,转变农民卫生观念。厕所革命,不能仅仅建好了设施,农民却依然守着一些不文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对此,政府能做的,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观念上的转变。在具体方式上,可以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比如编成儿歌诗歌、地方传统戏剧;可以办黑板报、设评分栏,开展卫生评比活动,选出优秀家庭进行激励;可以通过机制创新,设立卫生讲解员公益性岗位,进入农户家庭深入开展宣传;等等。

  再者,实现改厕持续运转。厕所革命,要让卫生厕所在农村落地生根,切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象工程。政府应建立管理维护机制,通过PPP、购买社会服务、加强技术人才培训等方式,让损坏的厕所设施能够得以及时修缮,重新投入运转。同时,政府还应将一些目光放在农村公共厕所的运营管理以及维护上,加强公共卫生厕所的可持续运转。此外,还应加强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避免改厕产生新的污染,推进城乡卫生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

 

 

让农民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改厕是一件关系几亿农民的民生大事。农业委员会
这件事儿,习近平强调这样抓
  新华网 金佳绪 钱春弦   【学习进行时Ccnew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