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采取“六抓一保”工作法多措并举抓就业

13.09.2021  14:05

  长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岗位、保重点、兜底线”工作总基调,采取“六抓一保”工作法,全力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实现了“十四五”人社工作“开门红”,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抓政策落实,保就业

   一是“”。 积极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通过“企业发红包、政府给补贴”的方式,鼓励外地员工留长过节、稳定就业。共向40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26.07万元,惠及外省市户籍员工869人。 二是“”。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上半年,累计为6.6万户企业减收工伤和失业保险费9.2亿元。 三是“”。 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按不超过上年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60%返还;采取“免申报、零跑动,后台比对”的方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四是“”。 继续实施以工代训扩围政策,共为中小微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4832.94万元,涉及员工2.9万人。加码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共为9665名大学生发放各类补贴2300余万元。

  抓重点群体,保就业

   一是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 稳定事业单位招聘规模,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290人;密集走访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发月薪8000元以上的优质就业岗位1万个。 二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畅通“点对点、一站式”复工返岗服务通道,创新实施“四有一可”模式,帮助农民工异地就业36.7万人次,省内转移就业30.6万人次。 三是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施行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一人一策”承诺制帮扶,积极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现已帮助321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业。

  抓双创带动,保就业

   一是优化创业环境。 持续推进就业创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印发《长春市创业培训管理工作业务规范》,细化操作流程,推荐国家级示范基地5个,省级示范基地10个。 二是强化资金支持。 大力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安全建设年活动,提升合伙经营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共发放贷款2.5亿元,直接扶持854人,带动就业3761人。 三是提升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完成创业SYB培训211个班次,6266人的培训任务。

  抓技能培训,保就业

   一是聚集重点群体抓培训。 组织6家企业与28家用人单位签订大学生新职业项目制培训战略合作协议,涵盖3个专业,提供528个工作岗位。 二是突出稳岗留工抓培训。 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停产、减产和错避峰调休时机,开展班组、车间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等活动,为符合条件的9200余人,发放补贴1200万元;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企业)纳入以工代训补贴范围,共为2.88万人,发放补贴资金4798万元。 三是坚持就业导向抓培训。 筛选出地域特色贴近、创业前景较好的职业(工种),开展普惠化技能培训服务。目前,累计培训农民工2万余人次,带动50余名农民工自主创业,有500余名农民工实现就业。

  抓公共服务,保就业

   一是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联动机制,全市17个市、区政务服务中心,174个街镇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程网办。 二是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力度。 不断优化“一网五平台”数字化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岗+企业行”等系列活动173场次,观看量达40万人次。 三是增强线下招聘服务品质。 联动打造“春风行动——早春篇、暮春篇”“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行动,举办专场招聘活动830余场次,共组织1.7万户企业参加,提供近28.4万个岗位,约有3.6万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抓动态监测、保就业

   一是健全监测机制。 着力完善网上监测、社区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多层次就业监测机制。发挥24小时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为重点企业提供跟踪服务。 二是扩大监测范围。 有侧重地选择餐饮娱乐、商贸物流,以及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新建项目纳入重点动态监测范围,时时掌握就业动态信息。 三是建立监测台账。 建立企业监测QQ群、发放电子调查表,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